第52章 霍迟(2 / 2)

香掩云屏 月色皎皎 1254 字 22天前

霍诀唇边的笑淡了些许,“再说吧。”

当年要不是父亲执意要将阿迟送去边关,阿迟也不会丧命在那里。

虽然阿迟的死宋景澄也有一半责任,可是霍敞到底也是阿迟的亲生父亲,阿迟虽于武学上颇有造诣,可他根本没那么喜欢习武。

这点也是霍诀后来发现的。

是他的父亲霍敞对霍迟说:“你哥哥将来要承袭公府爵位,要登阁拜相,你作为他的弟弟要与他守望相助,要护好他,宣宁公府如今在盛京声名太重,你哥哥已经拔得了国子监岁考魁首,你便去习武吧,将来也好与他有个照应。”

自那以后,霍家三个儿郎便各有各的出类拔萃。

霍诀那时一心读书在同龄人中早已遥遥领先,霍迟则跟着霍敞的安排投身了神机营当了副都指挥使。

只有小儿子霍峥年岁还小身体又弱,宣宁公府上下都将他当成个宝,唯愿他身体康健便足矣。

是三年前有一次霍迟喝醉了酒,无意吐露出了这句话,霍诀才知晓霍迟习武都是父亲所迫的。

自那以后霍诀就和老宣宁公霍敞不大对付了。

除此之外,两人政见也时有不合。

正如霍诀昨夜梦中所见,父亲暗中支持端王,可霍诀知晓端王狼子野心,不配正统之位。

后来在霍迟死在边关后,霍诀和老宣宁公霍敞的关系便更僵了,也毅然决然地投身了北镇抚司。

将老宣宁公气得不轻。

思绪回神,宣宁公夫人动了动唇瓣,到底只叹息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

霍诀陪着她在院子中走了走,又一起用了午膳。

宣宁公夫人有午憩的习惯,霍诀在她睡熟后便悄然去了霍迟的房间。

霍家三个儿郎的住处都是在东院,且也是相邻着的。

霍诀的叫怀瑾院,霍迟的唤作握瑜院,霍峥的则比较特别,叫不疾斋。

霍峥幼时就为此闹过,振振有词道:“母亲肯定是偏心大哥和二哥!或者是根本没想过会再生下我,凭什么大哥二哥叫怀瑾握瑜,我这是什么破名字?”

此时霍诀看着那“不疾斋”三个笔走游龙的大字,不自觉弯唇笑出了声。

其实霍峥自己心里也是知晓的吧,全公府最怕他生病,就连母亲每年许的愿望都是盼他岁岁康宁,无疾无忧,所以才有了这“不疾斋”。

霍诀转了个方向,去了霍迟的握瑜院。

屋中陈设一如从前,红檀桌案也并未落灰,想来是母亲一直派人打扫的缘故。

霍诀细细看了一圈,在多宝阁取出了一个暗纹精致的锦盒,盒子的锁扣处还纹了一个红色的茱萸纹。

霍迟是九月九的生日,正是在重阳。

只是如今也应了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

霍诀敛下目光,打开了锦盒。

锦盒中是很多他们自幼一起玩过的一些小物件,有残破的纸鸢,鲁班锁,灯会上买的磨喝乐,粗糙褪色的泥人,还有霍迟五岁时给他编的草蚱蜢。

其实早都已经旧的不行了,可霍诀看着这些,仍能想起二人一起自幼长大的种种画面。

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有发现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一人。

穿着白色寝衣,乌发披散,脸上还挂着泪珠。

霍诀抬头,喉间绷紧。

“母亲,您不是、不是在午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