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云堡。
林丰带着大军撤回,喊来罗远山接收物资、钱财和粮食。带回的六千余士兵,林丰并没有整编,交给宁无双执掌。
先让宁无双试一试,如果宁无双不行,再把宁无双调到身边做事,重新整编军队。
林丰依照之前的允诺,抽调了宁家私兵中的近百个骨干,以及让罗远山从军中抽调了百余能读书识字的人,组建军事学院。
先编纂军事训练的书籍,让这些人熟悉军事理论,到时候让他们照本宣科就是。
事情安排完,林丰就没管了。
临近傍晚,一名士兵走了进来,禀报道:“将军,营地门口来了个名叫荀通的老者,说是您的故旧。”
林丰很意外。
荀通曾经是礼部侍郎,是名满天下的当世大儒。之前,荀通一直在永安县好好的,怎么突然来了呢?
对这个曾帮助过他的人,林丰也怀着感恩之心的。
林丰出了营帐,亲自来到营地门口,拱手道:“荀老。”
荀通眼眶微红,眸子中似乎隐藏着丝丝的怒火,拱手道:“贤弟升任征北将军,恭喜了。”
林丰注意到荀通的神态,却没去询问,摆手道:“区区一个征北将军,不值一提。荀老,请!”
荀通点了点头,跟着林丰到了中军大帐。
宾主落座后,荀通看着愈发英武的林丰,感慨道:“短短不到一年,贤弟已经是征北将军,更显年轻英武,有着一股子老人没有的朝气。可叹老朽,已经老了。”
林丰道:“荀老过奖了。”
荀通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正色道:“贤弟啊,天下要乱了。”
林丰眉头一挑,有些意外。
荀通是大儒,对朝廷是极为拥护的,现在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有些耐人寻味。
林丰佯装不懂,问道:“荀老何出此言呢?”
荀通正色道:“皇帝废黜贤德的太子,处死贤能的臣子。如今,皇帝任用奸佞,收取各种苛捐杂税,导致百姓更是家破人亡。”
“现在的真定知府杨录,更是强行征收赋税,苛待百姓,致使原本稍微好些的真定府也乱了。”
“尤其是今年寒冬,除了永安县外,各县无数百姓落草为寇,贼匪肆虐乱窜。”
荀通叹息道:“当今的局势,危如累卵了。”
林丰笑道:“不至于吧?”
荀通板着脸,正色道:“我问过在各地的老友和弟子,大部分地方都乱了,涌现出无数贼寇。”
“虽然目前没有掀起无尽狼烟,老夫断定,一年之内绝对会有大动荡。”
“届时,无数人会起兵造反。战火蔓延下,必然会出现各地纷纷称王称霸的情况。”
“偏偏朝廷中,已经没有贤王,更没有明君。天下动乱后,就会变成燎原之势,进一步无可抵挡。”
荀通说这一番话,目光灼灼盯着林丰,一字一顿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大周,要大变了。”
林丰问道:“如何大变?”
荀通正色道:“改朝换代!”
林丰仍然没有相信,正色道:“荀老曾是礼部侍郎,算得上朝廷重臣。如今,却当着我的面说改朝换代,意欲何为呢?”
荀通眼中闪烁着火光,直接道:“推翻昏君,取而代之。”
林丰摇头道:“荀老过奖了,我能力不足,没这个能耐。只是我好奇,荀老这是迫切的想灭了大周啊。”
荀通眼中怒火燃烧起来,杀气腾腾道:“昏君不仁,自然该灭。”
“我膝下有三子一女,长子在京城当官,因为没有同流合污被摁了个罪名下狱,已经被流放岭南。”
“我的次子选择经商,在京城经营绸缎布匹生意,却被贪官盯上,还被抢夺家产,最后被人栽赃害死。”
“我的幼子去游学,路遇贼匪,被贼匪害死了。”
“仅剩下一个嫁出去的女儿,因为我涉及太子的缘故被下堂。”
“昏君不仁,天下动乱,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自古以来,神器有德者居之。皇帝不当人,已经有亡国之相。”
说到这里,荀通抬头看着林丰,说道:“贤弟能保境安民,更能施恩于民,更有无双神力。当今之际,何不趁势而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