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庆典过后,根据地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粮仓里堆满了土豆、红薯,屋檐下挂起了金黄的南瓜串,地窖里储藏着萝卜和蔓菁。
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特有的、令人安心的醇厚香气。战士们吃饱了肚子,脸上有了血色,训练起来更是虎虎生风。
群众们的心也踏实了许多,家家户户的炊烟都比往日多了起来。
然而,赵大勇心中的弦却从未放松。庆典上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但他更多地记住了自己在台上说出的那句警言:“鬼子亡我之心不死”。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冈村宁次和高野拓村绝不会,坐视独立团凭借这次丰收恢复乃至壮大实力。眼前的平静,很可能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假象。
团部会议室内,烟雾缭绕。赵大勇、周锐、李大牛等主要干部围坐在一张粗糙的木桌旁,桌上铺着一张略显陈旧但标注细致的平安县及周边地区地图。
“团长,各连队训练热情很高,缴获的武器也基本分配维护完毕。民兵队伍经过这次‘护粮’战斗的锻炼,战术水平和警惕性都提高了不少。”
周锐首先汇报了部队情况。
李大牛接着瓮声瓮气地说:“俺带人把咱们核心区域的地道又加固和拓展了一段,特别是几个关键节点,就算鬼子再来大规模扫荡,也能让他们喝一壶!就是全靠木料支撑,时间久了怕不牢靠。”
赵大勇点了点头,用手指敲击着桌面上的“平安县城”标识:
“同志们,我们不能光等着鬼子来打。这次丰收,让我们有了一点微薄的本钱,但也成了鬼子眼中更尖的刺。高野拓村这个老鬼子,阴险狡诈,他吃了‘破坏队’的亏,下一步会怎么出招?”
他目光扫过众人:“大规模扫荡,他暂时兵力不足,代价也大。但小股渗透、特务破坏、经济封锁,这些手段只会变本加厉。尤其是封锁,我们根据地的盐、药品、布匹,还有部队急需的弹药来源几乎被完全切断。长此以往,我们会被慢慢耗干。”
“那团长的意思是?”周锐若有所思地问。
“主动出击!”赵大勇斩钉截铁,手指重重地点在平安县城上,“不能总让鬼子在我们家门口耀武扬威。我们要想办法,拔掉这颗钉子!至少,要打掉高野的嚣张气焰,打破他的封锁链,让他不敢再轻易派兵出来祸害我们的乡亲,同时,也要从敌人手里夺取我们急需的物资!”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攻打平安县,这可不是小事。平安县城墙坚固,日军驻守兵力虽然经过上次指挥部被端有所削弱,但依旧有一个加强中队的日军,加上数量更多的伪军,以及众多的防御工事。
独立团虽然士气正旺,但缺乏重装备,攻坚战能力依然不足。强行攻城战士牺牲肯定不少,就算牺牲大也不一定能够攻下来。
李大牛挠了挠头:“团长,打县城,俺老李第一个赞成!早就想狠狠揍高野那老小子了!可咱们怎么打?强攻肯定不行,伤亡太大。”
“当然不能强攻。”赵大勇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我们需要情报,需要内应,需要寻找敌人的弱点,制定周密的计划。这需要时间准备。当前,我们要做几件事:”
“第一,周锐,你负责情报工作,动用我们所有在城内的关系,联系城里的地下党,摸清平安县城日军最新的兵力部署、换防时间、物资仓库位置、指挥部确切地点,以及高野拓村的活动规律。”
“第二,大牛,你再从各连挑选三十名最精悍的战士,加入特务连,由你亲自带队,进行强化训练,重点是夜间突袭、攀爬、爆破和巷战。我们要有一把能插进敌人心脏的尖刀!”
“第三,加强对周边伪军据点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威慑。能争取的尽量争取,哪怕他们保持中立;冥顽不化的,找机会拔掉一两个,既锻炼部队,也缴获物资,更重要的是,剪除平安县的外围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