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时处山林之间,有松窗焉(2 / 2)

蒋忠贤连忙低头记下,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边记一边问道:“大人,若是石总长察觉属下更换僚属,加以阻拦,该如何是好?”

魏进忠冷笑一声:“石崇此刻正忙着篡改谢渊的账目,没空理会总务府的琐事。你可寻个由头,比如‘整顿吏治’‘提高效率’,将那些非咱们一系的人,要么调去负责洒扫、修葺等无关紧要的差事,要么寻个过错,直接贬斥出宫。若是他真的过问,你便推说是为了配合清查谢党,需要可靠之人办事,他总不能公开反对清查谢党吧?”

“属下明白!” 蒋忠贤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属下这就清点总务府各层级人手,列出名单,将那些异心者逐一清除,安插咱们的人。东宫旧部中有几位兄弟,办事干练,且对大人忠心耿耿,属下可先将他们调至关键岗位。”

魏进忠点了点头,又补充道:“行事需隐秘,不可操之过急。比如更换采买队的百长,你可先命他去核查偏远宫苑的物资,再借口他办事不力,将其撤换;暗中监察队的人手,可分批调遣,每次只换两三人,不易引人注意。另外,石崇让你办的事,表面上要办得滴水不漏,让他挑不出半点毛病,暗地里却要把所有消息及时传给咱家,包括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得有半分延误。”

蒋忠贤郑重应道:“属下遵命!日后石总长的任何吩咐,属下都会第一时间向大人禀报,绝不让大人被蒙在鼓里。”

“第二桩事,关乎谢渊的案子,也是眼下最紧要的事。” 魏进忠的声音愈发低沉,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他走到矮几旁,拿起一张早已备好的纸条,上面写着几处关键的时间节点和账目编号,递给蒋忠贤,“石崇那边已经开始着手篡改户部旧账,准备伪造谢渊私挪戍边粮草、军械的痕迹,以此坐实他的贪腐罪名。你要做的,是借着总务府审查宫廷物资往来的便利,把谢渊过去为边关采买粮草、军械的账目重新梳理一遍。”

他指着纸条上的内容,细细叮嘱:“这是谢渊当年三次大规模采买的时间,涉及的粮草数目、军械种类都标注得清楚。你重点核查这几个时段的账目,尤其是采买价格与验收记录。比如天德元年秋的那次粮草采买,你可将每石粮食的价格抬高三文,再伪造一份验收官员的签字,制造出中饱私囊的假象;还有天德二年春的军械采买,可在损耗记录上做手脚,将正常的三成损耗改为五成,再嫁祸给谢渊私吞。这些细节要做得天衣无缝,既要配合石崇的动作,又不能留下明显的破绽。”

蒋忠贤接过纸条,仔细看了一遍,心中有些犹豫:“大人,户部的账目有专人保管,且有存档,若是篡改痕迹过于明显,恐被户部尚书刘焕察觉。刘焕向来正直,若是他发现账目有假,必然会上报陛下,到时候恐会节外生枝。”

魏进忠早已考虑到这一点,淡淡说道:“刘焕那边,咱家自有办法应对。他的儿子在地方任知县,近日因贪墨赋税被镇刑司的人抓住了把柄,只要他敢多管闲事,咱家便将他儿子的罪证呈给陛下,看他还敢不敢出头。”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愈发严厉:“你只需放心大胆地去做,出了任何问题,都有咱家给你撑腰。另外,你还要密切监控那些与谢渊有过公务往来的官员家眷,尤其是兵部侍郎杨武、户部侍郎陈忠等人的家眷,防止他们暗中传递消息,或是有异动。”

“若是发现有谁敢私藏谢渊的书信、物件,或是私下串联为谢渊喊冤,该如何处置?” 蒋忠贤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魏进忠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必请示,直接交由玄夜卫处置。记住,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只有把水搅浑,让人人自危,咱们才能浑水摸鱼,彻底坐实谢渊的罪名。那些官员家眷,看似无害,实则可能藏着关键证据,绝不能掉以轻心。比如杨武的夫人,素有贤名,且与谢渊的夫人交好,你要重点监控,她的一举一动都要记录在案,哪怕是派人去寺庙上香,也要查清同行之人是谁,说了些什么。”

蒋忠贤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连忙躬身应道:“属下遵命!属下会立刻安排人手,对那些官员家眷进行全天候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即刻处置。”

“第三桩事,是关于你的前程。” 魏进忠的声音缓和了些许,带着一丝拉拢的意味,他重新坐回圈椅,看着蒋忠贤,语气中充满了诱惑,“这次清查谢党,是咱们扩充势力的绝佳时机。你在总务府多立功绩,把咱家交代的事情办得漂亮些,等风头过后,咱家便向陛下举荐,让你取代石崇,成为真正的总务府总长。”

他顿了顿,描绘着美好的前景:“到那时,内务府的买办、暗查、特务训练都由你掌控,你便是内廷的实权人物,权势不比咱家差多少。宫中的采买款项,你可酌情调度;暗中监察的人手,你可随意派遣;甚至连特务训练的内容,都由你说了算。到时候,你想要的富贵荣华,应有尽有,再也不用看他人的脸色行事。”

这番话如同兴奋剂,让蒋忠贤瞬间精神一振。他深知总务府总长的权力,那是真正能掌控宫廷命脉的职位,比现在的次长不知高出多少。他再次双膝跪地,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多谢大人栽培!属下必定尽心竭力,肝脑涂地,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日后大人指向哪里,属下便打到哪里,绝无二心!”

魏进忠满意地笑了笑,抬手将他扶起:“起来吧,咱家相信你能办好。但有一句话,你必须记住,祸从口出,今日咱们的谈话,绝不能让第三人知晓。若是走漏了风声,不仅是你,连咱家也会受到牵连,到时候,你我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属下明白!” 蒋忠贤郑重承诺,“今日之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有半分泄露,属下甘愿受凌迟之刑!” 他心中清楚,这场密谈关乎魏进忠的核心布局,一旦泄露,自己必然会被灭口,因此,保密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魏进忠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盒,递给蒋忠贤:“这里面有几颗东珠,你拿去打点上下,办事也方便些。记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也不能留下把柄。比如打点人手,要做得隐蔽,可借着节日赏赐的名义,或是以采买结余的款项发放,绝不能私下馈赠,以免被人抓住话柄。”

蒋忠贤双手接过锦盒,入手沉重,知道这是价值不菲的宝物,连忙再次道谢:“多谢大人赏赐,属下必定妥善使用,绝不辜负大人的信任。”

魏进忠看着他,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还有一件事,你需格外留意。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向来与谢渊交好,且为人正直,恐怕会暗中阻挠我们的计划。你在监控官员家眷时,若遇到玄夜卫的人,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可暗中记录他们的动向,及时向咱家禀报。若是他们试图破坏我们的布局,咱家自会出手应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你在总务府安插亲信时,要注意甄别,不可一概而论。那些看似机灵的,未必可靠;那些沉默寡言的,反而可能更加忠心。要多观察他们的言行,确保他们是真正能为我们所用的人。若是发现有二心者,无需犹豫,立刻清除,以免留下后患。”

蒋忠贤一一记下,心中对魏进忠的缜密愈发敬佩:“大人考虑周全,属下受教了。日后遇到这些情况,定会按大人的吩咐行事。”

魏进忠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越来越大的风雪,嘴角勾起一抹阴恻的笑:“去吧,按咱家说的做。记住,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能掌控更大的权力。谢渊不过是我们的垫脚石,等扳倒了他,朝堂之上,便再也无人能与我们抗衡。”

蒋忠贤躬身应道:“属下明白!这就回去安排,定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他转身退下,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一眼魏进忠的身影,那身影在暖炉的光晕中显得愈发高大,也愈发阴森。他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寒风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让他打了个寒颤,却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他紧了紧怀中的锦盒和纸条,快步消失在风雪之中。

暖炉房内的炭火依旧燃得旺盛,火星跳跃,映得墙壁上的影子忽明忽暗,如同魏进忠心中的阴谋,变幻莫测。魏进忠走到矮几旁,拿起蒋忠贤留下的纸笔,看着上面记录的要点,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知道,蒋忠贤这枚棋子,已经被他牢牢掌控,而这张由他亲手编织的权力之网,也即将在京城的上空,悄然收紧。

窗外的风雪,似乎要将整个京城的罪恶与阴谋,都掩盖在这片白茫茫之下。而魏进忠与蒋忠贤的布局,才刚刚开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风雪之中,悄然酝酿。

片尾

蒋忠贤离开暖炉房后,即刻按照魏进忠的吩咐展开行动。他先是以 “整顿吏治” 为由,将总务府中石崇的亲信逐一调离关键岗位,换上东宫旧部与魏进忠的亲信,悄无声息地掌控了宫廷采买与暗中监察的核心权力。随后,他带人仔细梳理谢渊戍边时期的物资账目,在魏进忠指点的关键处做了手脚,伪造出贪腐的痕迹,与石崇的动作形成呼应。

监控官员家眷的行动也同步推进,蒋忠贤挑选精干人手,乔装潜伏在目标府邸附近,将杨武、陈忠等人家眷的一举一动都记录在案,虽偶有玄夜卫的人暗中观察,却并未发生正面冲突,也未影响整体布局。

魏进忠则坐镇镇刑司,一边密切关注蒋忠贤的进展,一边与徐靖、石崇保持联络,协调各方行动。他利用镇刑司的权力,暗中打压了几位试图为谢渊发声的官员,进一步巩固了朝堂上的威慑力。

此时的京城,表面上依旧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蒋忠贤按照魏进忠的提点,步步为营,将总务府打造成了阉党的稳固据点;魏进忠则运筹帷幄,借清查谢党的名义,不断扩大自身势力。两人的勾结愈发紧密,一张针对谢渊及所有异己的大网,正以无形之势,缓缓笼罩在大吴的朝堂之上。而这一切,都还隐藏在风雪与迷雾之中,尚未被世人察觉。

卷尾

暖炉房内的一场密语,看似寻常,实则是阉党擅权的关键一步。魏进忠以其深不可测的权术,将蒋忠贤这枚棋子精准安插在总务府的要害,既为构陷谢渊铺路,更为掌控内廷权力埋下伏笔。两人的对话之间,没有刀光剑影,却处处透着生死较量的狠戾;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字字关乎朝堂格局的变迁。这种于无声处布下的阴谋,远比明火执仗的争斗更令人胆寒。

魏进忠的每一句提点,都暗藏着对人性的精准拿捏。他以权力为诱饵,以威胁为束缚,将蒋忠贤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他深知,在封建官场的权力游戏中,忠诚不过是利益的附属品,唯有牢牢掌控对方的前程与性命,才能确保其绝对服从。这种对权术的极致运用,既是他攀升的阶梯,也是他最终可能覆灭的根源 —— 当所有的关系都建立在利益与威胁之上,一旦失去权力的支撑,便会瞬间崩塌。

蒋忠贤的盲从与野心,是这场阴谋能够推进的关键。他从东宫洒扫的小太监,一跃成为总务府次长,权力的诱惑让他甘愿沦为爪牙,甚至不惜手上沾血。他的经历,是封建官场中无数投机者的缩影:他们没有坚定的立场,只有对权力的无限渴望,为了向上攀爬,可以不择手段。然而,他们终究只是权力棋局中的棋子,当棋局落幕,棋子的命运便不再由自己掌控。

这场密谈所暴露的,不仅是阉党的奸佞,更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固有弊端。当皇权失去制衡,当特务机构成为私党擅权的工具,当司法公正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整个朝堂便会陷入黑暗。太祖萧武立下的禁宦之令,永熙帝坚守的制衡之道,都在萧桓的权术算计中被抛诸脑后,这才给了魏进忠之流可乘之机。

历史的经验早已证明,依靠阴谋与权术维系的权力,终究难以长久。魏进忠与蒋忠贤此刻的布局看似天衣无缝,却早已埋下隐患:被篡改的账目总有暴露的风险,被监控的官员总有反击的可能,被拉拢的亲信总有背叛的时刻。风雪可以暂时掩盖罪恶,却无法永远阻挡真相的到来。

暖炉房的炭火终会燃尽,龙涎香的气息终会消散,而这场密谈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却将在大吴的朝堂上持续发酵。它提醒着后人,权力的边界需要被严格界定,监督的机制需要被牢牢确立,唯有如此,才能防止类似的阴谋重演,才能让朝堂保持清明,让百姓免受祸乱之苦。这,便是这段看似隐秘的密谈,留给历史的深刻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