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凤伏诛,对曾受其打击的权贵与地方势力而言,无异于压在头顶的巨石轰然落地。短暂的惊惧之后,便是卷土重来的狂喜与扩张的野心。他们绝不会放过这个“拨乱反正”并进一步巩固、扩张势力的绝佳时机。其手段将是多维度、系统性的,旨在彻底清除何玉凤的影响,并将底层社会更紧密地纳入其控制之下。
政治层面:“剿匪”功绩与权力洗牌
1. 邀功请赏,巩固现有权力:
将“玉罗刹伏诛”打造成重大政绩:直接参与围剿或提供关键情报的权贵,会极力渲染自己在此次事件中的“英明领导”与“赫赫战功”,向朝廷邀功请赏。这不仅能获得晋升、封赏,更能彰显自身能力,巩固在朝廷中的地位。魏承嗣作为监斩官,其“功绩”自然也会被放大。
清洗异己,安插亲信:借“清查玉罗刹余党”、“整顿地方治安”之名,权贵们会趁机打击政治对手或那些曾对其阳奉阴违的地方官员。将对手与“玉罗刹”强行联系,罗织罪名(如“通匪”、“纵容”、“办案不力”等),从而将其罢黜、流放甚至处死。同时,将自己的亲信、门生故吏安插到关键岗位,进一步控制地方行政、司法与军事力量。
2. 制定严苛律法,强化“维稳”借口:
推动针对“匪类”、“异端”的严刑峻法:以何玉凤事件为鉴,推动朝廷出台或强化更为严苛的法律,扩大“谋逆”、“大不敬”等罪名的适用范围,严厉打击“以武犯禁”的武林人士(很快就有一位十三岁的青城派青年女侠苏晴因为在闹市中杀了猥亵她的丐帮弟子而被在菜市口裸身砍头!娇小的身体在砍头前因为害怕而不断颤抖求饶,可惜还是没能逃脱被砍头的命运,赤裸的无头娇躯在刑台上颤抖,失禁的尿液流淌在身下!)因为赋予地方官府更大的“便宜行事”之权,所以更多的武林侠义之士被清算,以便更有效地镇压任何潜在的反抗力量。
建立更严密的户籍与连坐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控,推行更为细致的保甲、连坐制度,使底层民众相互监视,不敢有丝毫异动。任何“可疑”行为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