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银行上面的金融体系,使得大明的宝钞都回升了不少,特别是朝廷停止宝钞的发行,直接让宝钞绝版。
朱祁钰严格限制银行行为,主打的就是一个稳健。
银行自身没有发行任何纸质带有货币性质的东西,而这类东西,多是商贾之间的契约,大明官府仅需要解决关于契约的纠纷而已。
这样低效率的模式,至少到现在,市面上并没有出现类似假钞的现象。
而金属货币因为宝泉局所掌握的技术,想要复刻出近似的硬币,所需要的付出,超出了假币的价值,至于将硬币竖切成两半,光是花纹不一样,也不会有商家承认。
得益于此,大明货币的信用极高,甚至少部分流出大明之外,价值还会溢出。
当然,相比货币的外流,如今大明就是一只吞金兽,周边各邦国的贵金属,都在不断流入大明,可这类数量众多的细流,并无法满足现在的大明。
以金属为货币就是这样,所幸有着银行这类系统在维持一个相对健康的交易循环。
在分流方面,那些往银行里面存钱的工农,富裕的银行,给予他们的利息也十分可观。
银行机构由户部管辖,让国家直接掌握铸币权和发行权,如此,就算是外贸巨商,也必须依靠银行机构才能在大明顺利完成巨额交易。
把钱币藏在猪圈地里,或是各种地库,能这么做的商贾,终究不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