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就没有这样的举措,海货只是添项,士兵们更习惯吃五谷杂粮。
刘安部队轮流休整时,队里的工兵会组织起来,打造更加结实的渔船,自己出海打渔。
大明造船的技术举世无双,军中的工兵只要会木匠活的,多多少少都能打造出能用的渔船,打渔就更不用说了。
别以为常年靠打渔为生的永明城百姓会比来自中原的渔户更加专业。
华夏的文明发展,让人类的手工技艺不断刷新,织网也好,叉渔也罢,甚至沿海之地还有专门下海摸贝的渔民,他们从工具到技术,远超永明城的百姓。
而在军队之中,只要有需要,这样的技术通过沟通教学,能让更多的人拥有,可不存在藏起来之说。
这对于永明城的百姓而言,就跟神明展现神迹一样,理应被刻画在石壁之上。
永明城百姓的生活习惯不断被明军所影响,特别是茂山而来的铁器,本意是保证军队热食之用,但总会有多出来的大铁锅,刘安也不介意送给百姓。
军伍之中,对于死亡并不麻木,相反,在华夏民俗的影响下,军人对于死亡更加敬畏,这并不局限于士兵的死亡。
一口大铁锅,因为是部队给予的,所以百姓并不能私自昧下,多是喊着一大群人,一起围着大铁锅炖煮收获到的食物。
大锅饭逐渐在永明城中流通了起来,同时也在这里的百姓心中建立起了一种莫名的归属感。
刘安看着不断飘起的炊烟,在他面前,是今天士兵从百姓手里换来的海参,软趴趴的,看起来就不太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