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终于给出自己最大的肯定。
“此子类我。”
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肯定,是一个皇帝对继承人的肯定。
自己一生的功绩,至少不能被自己的继任者否定,这是刘彻的底线。
太子开府后的第一次考试,刘据顺利完成。
刘彻相信,陆鸣不会在暗中为太子出谋划策。
他对太子也是有要求的。
不会愚忠于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皇帝,大汉会毁在那样的皇帝手中。
“朕知道了,回去吧。”
只是知道了,没有给出其他评价,刘据也不知道自己的答案能否让父皇满意。
反复思索自己的答案和理由,刘据觉得应该是目前最适合大汉的对策了,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么?
父皇的反应为什么如此平淡?
刚回到太子府,他就看到宫人端着一个西瓜送了过来。
“太子殿下,陛下命奴婢送西瓜过来,赐给太子和太子府中各官员一同食用。”
刘据笑得很开心,他已经知道答案。
太子离开后,刘彻立即派人给太子府送西瓜。
太子喜欢吃西瓜,但天气日渐寒冷,西瓜又性寒,刘彻平日里都严格控制太子的食用量。
安排好之后,刘彻又召见陆鸣和卫霍等人。
“太子的对策与我们不谋而合,没有枉费你们平日里的教导。”
刘彻的语气中说不出的得意和骄傲。
在刘据面前,他还要维持自己的威严,只用西瓜来表示自己的认同。
到了陆鸣几人面前,他就没有了掩饰的必要。
大家都有儿子,来比比谁的儿子最厉害。
刘彻鼻孔朝天,得意地不可一世。
历史上,刘据或许只有在起兵反抗的时候才最像刘彻,可惜,那是他人生最后的高光。
如今,至少从现在开始,他就很像刘彻了。
“太子很有朕的风范,以后处理政务不会有大问题。
等他熟悉政务,积累经验后,朕打算来一次御驾亲征,看哪个不开眼的有这份好运气。”
率军远征,一直是刘彻心中的梦想。
历史上,他曾经亲自带着十八万骑兵巡视边境,派使者向匈奴下战书。
使者好不容易找到匈奴部落的人,让他们把自己带到匈奴单于面前。
战书的内容很简单。
“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矣。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
可惜,当时的匈奴已经衰落,乌维单于不敢迎战,没让刘彻过过御驾亲征的瘾。
又过了四年,卫青离世,卫霍都已不在,他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陛下,四周哪还有敌人值得陛下御驾亲征。”
卫青被吓了一跳。
战场上风云莫测,要是陛下御驾亲征,仗还怎么打,以谁的命令为准。
陛下善于谋划大略,可战时指挥水平并没有经过战场考验。
到时候,任何一个命令,都可能牵动数万将士的性命,甚至是十几万将士的性命。
霍去病也劝说道:“陛下,四周都是区区蛮夷,怎么配劳动陛下万金之躯。”
刘彻眉头一挑,“朕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
“朕虽然不是朱棣那样的马上皇帝,但自从朕决心反击匈奴以来,不仅操练将士,谋略规划也是重中之重…”
说着说着,刘彻自己有点心虚了。
自己面前的,是历史顶尖的两大名将,外加一个开挂的家伙。
自己要去战场上指挥他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