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于是桑哥下江南了(1 / 2)

与张老爷辞行前,桑哥将大小姐的遗物郑重交到了他手上,张老爷打开盒子,见了二小姐留在里面的珍珠碧玉簪子突然想到了些什么,对桑哥说稍等片刻,随后进里屋取了个信封和一个砚台交给了桑哥,砚台上刻着草书贾字。希望桑哥能将这两物件带给江南区的老友姓贾名清字顺昌的教书先生,同时嘱咐了他不管多忙,别忘了读书。

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桑哥此去不知何时能够回来,张老爷取完这些,又命桑哥等会,从里屋带了些金银细软,希望他这一路能走的安顺些。大太太、二太太和二小姐则齐齐在大门后面,和这个年轻人不声不语地告了别。

“再见了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司马云辰不自觉地哼了出来。但是如果要给这个情景配上bg的话,颇有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壮烈豪迈。

就这样,桑哥和“白毛”一同出发了。

在一路行进过程中,桑哥到了淮河沿岸,朱元璋先生的故乡。广袤的稻草田,即便是毒辣的午后依旧有人在忙碌着,陪伴那些人的偶有一头牛。但大多数人都是独自一人在田野里保持着弯腰行进在这些长势旺盛的稻田之间。

即使着急赶路,他也依旧慷慨地想在这多呆上一下午,于是他将马匹绑在邻近的大树上,和田里耕作的农民攀谈起来,靠近时,才细听得农民口中唱着歌,大抵是靠着这些娱乐熬过漫长枯燥的农耕生活吧。

见桑哥主动和自己打招呼,而其装束也非元朝士兵打扮,他也自来熟地和桑哥攀谈起来,这些年发生在这的大大小小的事,其中聊到前几年啊,我们这遭遇了严重的瘟疫和旱灾,那段日子我们这死了好多人,怒斥元朝政府不作为。桑哥想到了朱重八,应该是在那时,他失去了自己的至亲。农民老同志继续聊到:“那个时候啊,我们这时常散发尸体的臭味,大家都心知肚明,因为穷,大多数人都没有钱给逝去的亲属买棺材、买寿衣、买坟地。找过地主,可是哪有好心的地主哦。幸运的死者可以被埋下葬。不幸的就是在自家的老茅草屋里发烂发臭。更为悲惨的,有的人因为没死多久,身上还没招来虫子,因为饥荒,饿惨的人便把死去的人大卸八块蒸煮吃了。真有饿极的, 身上的蛆虫都是优质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