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万金立刻摇头。
“那陛下让展照妥善处理,用意何在”
王忠循循善诱。
柳万金的眼睛,瞬间亮了!
他懂了!
“王公的意思是陛下是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孺子可教。”
王忠满意地授了授鬍鬚,“杀人,谁都会。”
“但那只是莽夫所为。”
“真正的帝王,是要將一场危机,化为一场机遇!”
“百姓怨恨的,不是朝廷,而是贫穷!”
“只要让他们有钱赚,有饭吃,所谓的民怨,自然烟消云散!”
柳万金如醍醐灌顶,对著王忠深深一拜。
“多谢王公指点!”
他立刻回到內阁,提笔给展照回了一封信。
信中,他將王忠的点拨,结合自己的理解,详细阐述了一遍。
核心思想只有一个:振兴经济,是解决民怨的上策!
展照拿著柳万金的回信,看了半天。
脸上的表情,比之前还要困惑。
“振兴经济怎么振兴”
他看著信上那些“发展渔业”、“开拓商路”、“创造就业”的词,一个头两个大。
这些字,他都认识。
但连在一起,他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不让他杀人,让他去做生意
这还不如直接杀了他来得痛快!
就在展照抓耳挠腮,准备再写一封信去问个明白的时候。
一名锦衣卫,领著一个年轻人,走进了他的营帐,“展大人,奉首辅大人之命,新科状元姜超,前来协助您处理江南事宜。”
展照抬眼一看,正是那个在朝堂上意气风发的年轻状元。
“姜状元。”
展照点了点头,直接把柳万金的信递了过去。
“首辅大人的意思,本官—愚钝,看不明白,你给本官解释解释。”
姜超接过信,一目十行地看完,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笑容。
他不得不佩服,柳首辅和王丞相,对圣意的揣摩,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展大人,下官明白了。”
姜超放下信,自信满满地说道:“首辅大人的意思很简单。”
“既然百姓怨恨我们断了他们的生路,那我们就给他们一条更大的生路!”
“哦
展照来了兴趣,“怎么说”
“展大人,您可知陛下为何要造宝船”
“不是为了扬我国威吗”
“是,但也不全是。”
姜超笑道,“宝船坚固巨大,可抵御风浪,火炮犀利,可震宵小。”
“我们为何不能,將它改造成渔船呢”
“渔船!”
展照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用造价百万两的宝船,去去打渔!
这状元郎的脑子,是不是也被驴踢了
“没错!”
姜超激动地说道,“就用宝船去打渔!”
“我们可以由朝廷出面,组织沿海的渔民和商人,一同出海!”
“我们有最大的船,最强的护卫,可以去到最深的海域,捕捞最珍贵的海產!”
“那些渔民和商人,只需要跟著我们出海就行,我们不收他们税,只收一张船票钱!”
“如此一来,他们的风险没了,收益却大大增加!所谓的民怨,还会有吗”
展照听得目瞪口呆。
他虽然不懂经济,但他听明白了。
这法子好像真的可行啊!
“干了!”
展照一拍桌子,当机立断!
在姜超的亲自组织下,三天后,江南港口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实地出海捕捞演示”。
第一艘改造完成的“巨无霸渔船”,在无数商人、渔民震惊的目光中,缓缓驶出港口。
展照亲自带队,锦衣卫护航。
那些被煽动起来闹事的商会领头人,全都被“请”上了船。
他们战战兢兢地看著这艘如同海上巨兽般的渔船,感受著它在海浪中无与伦比的平稳。
然后,他们看到了让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
巨大的渔网撒下,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当渔网被缓缓拉起时,里面全是活蹦乱跳,堆积如山的海鱼!
其中不乏许多他们从未见过的深海大鱼!
价值千金!
所有人都疯了!
当渔船满载而归,停靠在码头时,姜超走上了高台。
他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將朝廷的优惠政策,將未来的美好蓝图,清晰地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效果是爆炸性的。
“我—我买!我第一个报名!”
江南最大的海商,当场就拍出了一万两银票,预定了下次出海的“船票”。
有人带头,其他人立刻蜂拥而上。
“我也要!”
“给我留个位置!
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民怨风波,就这样,被一场疯狂的抢购潮,给彻底化解了。
甚至,还催生了一个全新的,由朝廷主导的,更加庞大,更加赚钱的海洋產业。
夜。
姜超站在窗前,看著远处港口灯火通明,一片繁忙的景象,心潮澎湃。
他铺开纸笔,在自己的《下江南实录》上,郑重地写下了一段话。
“癸卯年,冬。”
“上意高远,以退为进,令展照持重,暗伏杀机。”
“臣初不解,后得柳相点拨,方知圣心如渊。”
“帝王之术,不在刀兵,而在经纬。”
“以一场民怨,开万世海疆之基业。”
“化危机为坦途,点石以成金。”
“陛下之智,神鬼莫测,臣,五体投地,嘆为观止。”
“今夜观港口盛景,方知何为大夏,何为盛世。”
“此生能为陛下臣,幸甚至哉!”
写完,他放下笔,遥望京城的方向,深深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