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享乐至上,其余皆浮云(1 / 2)

胡大老爷再次回归悠閒生活。

他立於屋檐下,审视著今日的天色。

咦,不知不觉已至夏末,是时候外出走走瞧瞧了。

来到大明这么久,我还真未曾真正出游过。

是时候踏上旅程了。

看这天,钓鱼、露营、野餐皆是佳选。

正好!

有胡义在旁,出行之事只需胡大老爷一句话,他便会將一切准备妥当。

別以为这时代少了后世科技就不便。

实际上,许多后世科技在生活中的有无並非关键。

它们解决的仅是普及与便捷问题。

说白了,虽科技欠缺,但凭藉人力、財力,我们仍能享受不逊於后世的待遇。

胡大老爷此刻唯有一忧。

这安全能保障吗

大明虽已建国,且身处金陵城附近。

但我这惜命之人,怎能让自己置身险境

念及此,他即刻找来了毛驤。

调用锦衣卫!

为此,他还派胡义前往东宫,向朱標求了一道旨意。

不找朱元璋,並非怕他不给,而是无需如此。

朱標的旨意已足够。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当然,有了这道旨意,加之胡大老爷慷慨的报酬。

嘖嘖,锦衣卫的热情超乎想像!

仅仅一日,金陵城郊的钓鱼之行便安排妥当。

儘管胡大老爷望著那百余人和十几辆大车的队伍略显无奈,但郊游毕竟是成行了。

出行一旦超过十里,便需考虑诸多事宜:住宿、饮食、水源等,皆需精心筹划,否则性命难保。此次胡大老爷的钓鱼郊游,更是如此,毕竟已离城三十里。

他们特意选了一处风景如画的小湖畔,地势宽广,绿树葱鬱,既可垂钓,又能赏景。

胡大老爷一行清晨出发,抵达时已是黄昏。毕竟,一日行三十里,速度已算飞快。

到达后,胡大老爷便背著手,带著如诗、宛如四处閒逛。而胡府的下人们则开始忙碌起来。

先是平整地面,隨后在最佳位置搭建起胡大老爷的帐篷。这帐篷虽无现代科技,却十分宽敞,用粗木料支撑,如同搭积木般迅速组装,再蒙上布匹。

另一边,另一批人则开始垒土为灶,准备饭菜。饭菜自然分为大灶与小灶。

即便是供应僕从及锦衣卫全体膳食的大锅饭,其品质也远超常人所能享用。

胡大老爷这般气魄之人,怎会在饮食上吝嗇

瞧那大锅翻炒的菜餚,大块鲜美的肉食,伴著香气扑鼻的米饭,直教人口水横流。

而一旁,早已依军中规制搭建好的军帐內,锦衣卫们腹中飢饿,咕咕作响。

待分到各自饭菜,眾锦衣卫心中所想一致:

“胡爷,日后您若出行需护卫,只需一句话,小的若迟缓半分,便是小的过错!”

究其原因,乃是胡大老爷的安排太过周到。

薪资丰厚,待遇优渥,就连餐食也是准备得无微不至。

如此安排,还有何言可说

自然,胡大老爷的餐食更为精致。

对此,眾人皆认为理所应当。

毕竟,胡大老爷是何等人物

饮食讲究些,再正常不过。

然而,当夜,锦衣卫与僕从们听到帐篷內传来的阵阵“猫叫”,顿觉异样。

难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但他们並未深思。

身为男儿,谁不贪恋酒色財气

胡大老爷这才是真性情。

但到了次日清晨,当他们看见胡大老爷精神焕发地持竿垂钓时,想法彻底改变。

不仅是外来的锦衣卫,就连胡府自家的僕人,此刻也心生寒意。

以往在府中,前后院相隔未觉异常。

而今,听了大半夜的猫叫,转眼又见胡大老爷如此精神抖擞,谁能不心生疑惑

同为男儿,这等事,谁又能不心生羡慕

眾人此刻纷纷猜测,胡大老爷是否食用了什么奇珍异宝。

毕竟,他的状態实在过於精神矍鑠。

但这些猜测,与胡大老爷实则毫无干係。

他不过是一条偶尔现身透气、放鬆心情的老咸鱼。

对他来说,享乐至上,其余皆浮云。

夏末初秋,树荫之下,凉风拂面,水面波光粼粼。

品一口茶台上温热的茶水,轻摇鱼竿,胡大老爷享受著无边的愜意。

心中暗想,往后还需常出来走走。

不然,怎能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当今时代,无污染,无高科技捕鱼手段,江河湖海的鱼类资源极为丰富。

未到午餐时分,鱼篓已满载而归,一条条鱼儿被轻易钓起,那感觉妙不可言。

这也得益於胡大老爷用白米泡酒打窝,诱鱼无数。

这些鱼儿哪曾见过如此美味,纷纷中计。

至中午,营地瀰漫著鱼香。

胡大老爷早有指示,蔬菜瓜果皆需本地直采,以求新鲜。

钱財於他如浮云,岂会在乎这点小开销

小日子滋润无比。

然而,这份寧静在第三天被打破。

胡府大管家胡义,骑马狂奔而来,向胡大老爷报信:

“堂兄,生了!”

一听此言,胡大老爷便意识到,自己的郊游已告一段落。

他立刻牵来一匹快马,驰骋回家。

回家后,他换了身衣裳,携同胡仁彬夫妇,急忙赶往东宫。

此时,东宫內,朱元璋与马皇后皆在。

经过数日调养,马皇后虽未见显著变化,但精神与气色均有好转。

二人见胡大老爷到来,满心欢喜。

胡大老爷望著马皇后怀中略显苍白的小脸,笑著摇头。

“时光匆匆啊!”

“昔日还拽著我衣角娇声喊伯父的小姑娘,如今已为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