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只掛个閒职。
无论如何,得安排个级別高、事务繁杂的重要职务。
摆烂绝不可能!
经过一番查找,朱元璋选出了几个职位。
然而,看著这些分属不同部门的职位,他在思索。
胡侍郎一向懒散,若是找到他熟悉的部门,他確实能轻鬆完成任务。
那样岂不是又回到原点了
此外,朱元璋还考虑,工作虽可增加,权力却不能过大。
毕竟,现在的胡侍郎可是女儿婿的父亲。
思虑再三,最终决定安排他担任工部侍郎。
------------
朱元璋之所以让胡侍郎重返权力核心,
朱元璋心中矛盾,一方面是对胡大老爷长期被閒置感到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其才华颇为欣赏。
胡大老爷虽已辞去丞相之职,但在家閒居期间,担任本届科举考官的表现依然令人称讚。
最终,朱元璋决定让胡大老爷出任工部侍郎。
工部虽然看似普通,却是六部之一,负责全国的大型建设、军事装备製作及重要建筑的修建,还包括矿冶和水利等领域。
儘管工部事务繁杂,却不涉及敏感的人事和財务问题,可以说是个辛苦的部门。
朱元璋希望胡大老爷能在工部承担具体工作,远离权力核心。
选择侍郎职位是因为若任命为尚书,胡大老爷可能將所有任务分配给两位侍郎;而若任郎中,则难以约束其行为。
因此,侍郎职位既能让他有所作为,又不会威胁到皇权。
与其让胡惟庸在郎中位置上无所作为,不如直接授予他侍郎职位。
这样一来,胡大老爷就算想偷懒也不行了。
朱元璋深諳此道,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圣旨下得很快。
头天晚上决定,第二天就送到了胡惟庸手中。
朱元璋当然得意。
胡惟庸还在府中,前一天刚享受完麻將胜利的喜悦,现在却完全懵了。
啥情况怎么突然让自己当侍郎在家没享几天清福,就被封官了,而且还是升官
工部虽不是重要部门,但也是六部之一,还是工部侍郎
老朱是不是想累死自己
看到周围兴冲冲赶来祝贺的胡义和府上的僕人们,胡惟庸的脸拉得更长了。
这老朱真够可以的,背后捅刀子!
胡惟庸到大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藉机辞去丞相之职,还不是为了自保
在洪武年间当官,风险太大,谁敢冒险他这一年多的逍遥日子,不就是因为提前脱身了吗
但现在,刚把喜欢的麻將弄好,老朱又把他推回官场。
这谁能忍
可圣旨已到,还能抗旨不成
嗯,他还没狂妄到那个地步。
所以,这差事,还得接。
看著手中的圣旨,胡大老爷哭笑不得。
世上恐怕只有他一人,在接到升官圣旨时还会发愁和烦恼吧。
不过此刻,他心中也略感庆幸,幸好被调到了工部。
工部虽易出麻烦,但只要留意些细节,便不会牵连自身。
若將他安排到吏部或户部,与李善长案脱不了干係的可能性极大。
毕竟李善长那个“坑”,不知会害了多少人。
他好不容易才与李善长撇清关係,若继续留在关键的户部、吏部,难免又要牵连上。
要知道,此时的李善长可是丞相。
若是在工部,虽职位提升至侍郎,地位仅次於尚书,但与李善长打交道的机会不多。
加上他偶尔偷懒旷工,似乎也能应付过去。
自我安慰一番后,胡大老爷决定接受现实。
他悄悄计划著,先熬一段时间,等风头过去,就立刻辞掉这差事。
想通后,胡大老爷把圣旨放在祠堂,转身去打麻將了。
圣旨上写明三日后上任,按他的性格,晚个一两天没什么大碍。
趁此机会,不如在家痛快玩几天麻將
府中的姬妾们经过多次实战,技艺已有所提升。
胡大老爷难得找到棋逢对手的感觉,这种高手对决的,令他难以抗拒。
这差事,还是缓一缓再去吧!
三日后,工部尚书带领全体官员,早已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迎接胡大老爷上任,特意准备了一处比尚书职房更乾净整洁的小院,並配备了躺椅和小桌,这些都是按照他的喜好布置的。
甚至將他在礼部遗留的一些私人物品也尽数搬来。
工部上下深知这位大爷的脾气,只求服侍妥帖,不敢有丝毫怠慢。
因此,尚书才会亲自带人前去迎接。
然而,眾人苦等许久,却始终不见胡大老爷的身影。
殊不知,此时的胡大老爷正沉浸在麻將桌上不可自拔。
---
胡大老爷的“小憩”,竟持续了整整三天。
胡大老爷不愿上任並非没有道理。
谁愿意离开安逸的生活去受累更何况这份差事原本与他无干,突然加身,心中难免不满。
除此之外,府中的麻將桌对他更具吸引力。
麻將就像个小妖精,让罢不能。
尤其对胡大老爷这样热衷於此的人来说,来到新世界后好不容易有了玩乐的机会,岂能轻易放过
当然,胡大老爷还有另一层心思。
老朱悄悄丟了个任务过来,要是兴冲冲地接了,岂不是显得特別乐意加班这可不行。
虽然我不敢违抗老朱的权威,但也不能毫无反应,得表现得不太情愿才行。
这破差事,一天都別想让我好好干!
成熟的老油条胡大明白,偶尔发发脾气能让上司意识到你的真实想法。
看来这头驴有点不听话,虽然能力不错,但態度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