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胡大老爷却反其道而行之。
把原本可以討好的差事,变成了人人怨恨的工作!
若是胡大老爷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或许还有可能。
但身为官场二十多年的前任,且在仕途上披荆斩棘、捭闔,达到文臣巔峰的胡大老爷怎会不知其中的规则
既然早已知晓,还这样做的话,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胡大老爷有意为之。
外界盛传胡大老爷为国选才、严格选拔的理由,方孝儒也有所耳闻。
听起来也確实合理。
但他总觉得,这其中恐怕另有隱情。
这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
接著,让他更加好奇的就是眼前的大明周报社了。
如果说,科举之事让胡大老爷承受了一些非议。
那么大明周报的诞生,则彻底震惊了所有人。
现在有多少人在关注大明周报,就有双倍的人在感嘆胡大老爷的手段。
毕竟,这份报纸从头到尾都是胡大老爷一手创办的。
从规章制度、人员安排,到流程设计、內容策划、版面布局、再到市场销售……
越深入接触这件事,就越觉得胡大老爷究竟是怎么做到如此不可思议的
这让人即便事后倒著分析,也会觉得其中充满深意。
当初胡大老爷到底是如何凭空建立起一个衙门的
更令人惊嘆的是,在这个看似复杂的过程中,竟然没有犯下任何错误!
这是多么惊人的能力!
这让方孝孺怎能不感到好奇
可惜的是,他来的时候,胡大老爷已经卸任了。
好不容易有了这次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
他有太多疑问想要亲自向胡大老爷请教。
两天后的清晨,胡大老爷悠然自得地从温柔乡中醒来,看到床上玉臂环绕、的姿態。
胡大老爷笑了笑。
桂和桂枝姐妹的联手,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系统的加持。
儘管她们学到了更多技巧,样百出,但基础终究不如胡大老爷深厚。
结果又是如此。
没办法,系统赋予的能力太强大了。
胡大老爷得意地扬了扬眉,简单洗漱吃早餐后,悠閒地坐上了胡府的马车前往报社。
报社门口,总编李建林早就带著人在这里等候。
然而,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
即使知道现在已经过了上班时间,但无论是李建林还是其他官员,都不敢抱怨。
不久,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传来,一辆不起眼、朴实无华的马车稳稳停在报社门前。
同样前来迎接的方孝孺看到刚下车的身影,顿时愣住了。
这人,我认识!
方孝孺最初只觉得对方的身影和样貌有些熟悉,但仔细一看,立刻被震惊到了。
这不就是陈兄吗!
这个人,方孝孺觉得,就算对方化为灰烬,自己也能认出来。
这段记忆实在太深刻了。
简直是反反覆覆地拿自己当垫脚石。
先是在棲霞寺时,一番炫耀差点害得自己离开,让自己写的诗作全毁。
后来去青楼,更是冒名写诗直接抱得归。
男人嘛!
谁不爱面子呢
结果呢,在他面前,自己总是失了面子。
这种记忆怎么会不深刻
不过……
那个常拿自己当背景板却又才华横溢的老大哥不是叫陈近南吗
那么问题来了。
这眨眼之间,怎么成了赫赫有名的胡惟庸胡大老爷了
这个问题……很棘手啊!
胡大老爷背著手站在那里。
当他一眼扫过来时,立刻与方孝孺的目光对上。
胡大老爷顿时愣住了。
咦!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小方啊!
不过,胡大老爷可不像小方那样毛毛躁躁,没有多余的表情和动作。
只有方孝孺察觉到,胡大老爷刚才对自己微微点了点头。
仅此而已。
实际上,对於胡大老爷来说,之前那些所谓的化名不过是玩乐罢了。
毕竟,大明官场这么小,以方孝孺、解縉两人的能力,迟早会碰到他的。
对此,他也早有准备。
碰到了就碰到了吧!
胡大老爷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又没做啥出格的事,不过就是换了个身份跟人交流罢了。
这种小事,在他这样的人物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胡大老爷镇定自若,反正像他这样的大人物有几个身份很平常。
而且这事只有他知道,別人根本不清楚,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更何况,现在他还得带著一帮人去巡查大明周报社呢。
巡查也有固定的程序,先是门口迎接,然后进会议室聊一聊。
不聊聊,李建林他们怎么向胡大老爷匯报工作成果呢对李建林来说,这可是展现成果的好机会。
胡大老爷其实还挺乐意来这里的,毕竟自从进入这个时代,他做过不少事,有的是为了满足私慾,有的是保命之举,还有些是为了故意贬低自己。
可以说,他在外人眼里做的事都不太正经。
但唯有大明周报社,是他认认真真创办的事业,这一点无可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