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学生们这会儿连插话的资格都没有。
毕竟,文人们此时正因为上榜或落榜而激动或沮丧,哪还有心思去管这两个老头。
不仅仅是“张麻子”和“陈老狗”这两位老夫子在闹腾。
可以说,张榜的时候,整个应天府到处都能看到老夫子们互相爭吵、撕扯的场景。
这也算是一道难得的奇景了,不少应天府的百姓都看了一回热闹,见识到平日里那些装模作样的老夫子们,原来也是能跳著脚骂街、甚至揪著头髮打架的。
不过,在张榜现场等著看榜並顺便吵架的老夫子终究还是少数。
大多数还是本届恩科的考生们。
隨著榜单的揭晓,场面一如既往地混乱,有人哭泣,有人吵闹,还有人兴奋得手舞足蹈。
两派人马稍有不和,隨时可能大打出手。
平日里最为傲气的方孝儒,此刻却满脸苦涩,盯著榜单久久不语。
他已经反覆看了许多遍。
无论他怎么看。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即便他几乎將每个名字、每个顺序都背得滚瓜烂熟,却依然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於是,他不得不咬牙接受一个事实。
他,似乎,落榜了!
得出这个结论后,方孝儒感到一阵茫然。
『我方孝儒,师从一代大儒大学士宋濂!』
『老师曾夸我基础扎实,虽灵光不足,但胜在稳妥。
』
『当时老师还说,若无意外,今科进士应有我之名才对。
』
『可如今我方孝儒居然连院试都没过,连秀才功名都没拿到!』
『难道我已经废物到这种地步了』
『若说题目难,那其他人是怎么考上的!』
『对了,解縉呢』
一想到解縉,方孝儒猛地抬起头,再次仔细查看榜单。
其实,他不用看也知道,那个排在第二十七的就是解縉。
虽然没中案首,只是排在中游。
但比起自己这个连上榜资格都没有的落榜生,那位神童也足以自傲了。
看到这个结果,方孝儒脸上的苦涩愈发浓重。
真是岂有此理!
为什么会这样!
自己明明早已將四书五经字字记入脑海,可为何考试时就是想不起来呢
《论语》啊!
连一道出自《论语》的题都没能解出来,以后怕是没脸见人了。
方孝儒一想到之前与师傅宋濂探討本届考题时,师傅听到他最后一题一个字没写时的表情,便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宋濂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古板、木訥的徒弟,居然会在这种题上栽跟头。
原本,他还以为自家徒弟基础扎实,最適合这种题。
不曾想,这小子居然在考场上死活想不出这道题是截搭题,压根没找到破题思路。
就这样,原本连中进士都十拿九稳的方孝儒,彻底栽在了院试上。
真是难受啊!
宋濂心中沉重,方孝儒更是倍感煎熬。
此刻,他的目光只停留在解縉的名字上。
因为他清楚,解縉与他同在一个考场。
而那位陈兄,却不在他们的考场,张榜自然也不在此处。
眼下只有解縉上榜,倒还勉强能接受。
可若是三人相聚时,唯独自己名落孙山,方孝儒恐怕会羞愧得恨不得跳进河里。
而此时,方孝儒心心念念的解縉,正望著榜单长舒一口气。
“老天爷,总算中了!”
“我还以为这次连个末尾都保不住呢!”
一旁与解縉同来的另一位学子,此次也榜上有名,听到解縉的话,心情愉悦的他忍不住打趣道。
“大绅,你这样的神童,就该去跟前面那些人爭个高低!”
“別为难我们这些辛辛苦苦才勉强上榜的小人物了!”
解縉闻言哈哈大笑,毫不客气地给了对方一拳,说道。
“我算个啥!”
“谁小时候没个神童的名號”
“你也看到了,我也没比你们强多少!”
“那些排在前面的,才是真正的厉害人物!”
“嘖嘖,我都不知道他们写了什么,等试卷公布的时候,咱们得好好看看,好好学学!”
一旁的徐子听了,也不再嬉笑,反而认真地点了点头。
上榜的,尤其是前几名的试卷,肯定会公布。
此时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善,自有其规矩。
不过,解縉的心思已经不在榜单上了。
他现在只想知道,那位陈兄是否也上了榜。
要知道,解縉自幼被誉为神童,平日里能让他心服口服的人可不多。
而那位陈兄,虽然年纪稍长,但对方的气度和才学,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比不过,就是比不过!
不过,明天就是他们再次相聚的日子,到时又能一起聊聊各自的情况了。
(本章完)
------------
第二天一早,胡大老爷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
胡大老爷瞥了一眼紧搂著自己的玉臂,又扫过身旁横臥的,满意地咂了咂嘴。
『嗯,这才是我该过的日子啊!』
『天天上班,上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