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抬头之际,正撞上朱元璋那平静无波、犹如深渊般的眼神。
『上位早已注意到了我!』
李善长心中陡然闪过这个念头。
同时,他迅速低下头,反覆安慰自己:
『没事,没事,上位只是不满我突然闹出这么大动静罢了。
『没错,胡惟庸还在家中养病,总不能让丞相的位置一直空著等他回来吧!』
『除了我,还有谁能够稳居丞相之位呢』
在李善长的自我宽慰中,他竟真的將朱元璋刚才那如神似鬼般的目光拋诸脑后。
毕竟,他內心深处隱隱觉得,这个丞相之位或许是个陷阱。
一个朱元璋特意设置的圈套,而他就是那只傻乎乎往里冲的野猪。
不过,李善长立刻压制住这种想法。
他实在不捨得这个丞相之位!
那是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啊!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这比他现在的太子少师、韩国公强多了。
太子少师虽是朱元璋的信任体现,韩国公也极为荣耀。
但怎能与丞相的风光相比
罢了,不想这些了,就当作自己想岔了。
管他上位设了什么陷阱等著自己,到时候不行便学胡惟庸辞官养病便是。
想到这里,李善长终於安定下来,站出来一锤定音地说了。
“陛下,臣虽愚笨,却怀报国之志,恳请担任丞相之职,为陛下与大明尽忠竭力!”李善长此言一出,朱元璋的眼中先是一闪而过的失望,隨后便是深沉的杀机。
许久之后,朱元璋缓缓开口:“好!李善长升任左丞相,杨宪为右丞相。”至此,胡惟庸倒台后留下的权力空白终於被填补完毕。
朱元璋这一决定如同金科玉律,不可更改。
李善长不由自主地皱眉。
怎么又冒出个杨宪
他原以为自己可以独揽大权,但眼下看来,虽然目標实现了,却多了个同僚——杨宪。
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不过,李善长並未多虑。
在他看来,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
毕竟,他所代表的淮西勛贵与杨宪所属的刘基派系一直势如水火。
朱元璋此举不过是想维持平衡罢了。
算了,歷史上凡是有点手腕的君王,都会玩这种平衡术。
若大臣们不爭斗、不对立,那岂不是都衝著皇帝去了
不过,李善长决定坦然面对杨宪的挑战。
无论如何,现在他是大明左丞相,百官之首。
朱元璋突然提拔杨宪虽然令人意外,但细细思量,这其实是个不错的安排。
特別是淮西勛贵和江南派系的人,此刻都感到无比欣喜。
对淮西勛贵而言,李善长接替胡惟庸的位置,说明他们的势力没有减弱。
而对江南派系来说,杨宪的崛起无疑是一份意外之喜。
如此一来,双方的实力都得到了提升。
毕竟,丞相的位置始终在淮西勛贵掌控之中,只是內部重新分配罢了。
如今自家多了一个丞相职位,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收穫。
一时间,整个朝廷瀰漫著喜悦的气氛。
唯有朱元璋端坐上方,嘴角微微上扬。
『咱们倒是要瞧瞧,你们这些人究竟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朝会结束,李善长边往外走边接受眾官员的祝贺。
虽然尚未正式拜相,但他现在也算半个了。
既然同僚们推荐,朱元璋点头同意,那这相位实际上只差个仪式。
一路上的恭维话听得李善长满面红光。
中午回家后,平日少喝酒的他破天荒地打开一坛酒,豪饮起来。
陪酒的自然是心腹幕僚郑先生。
“老郑,你说,胡惟庸那傢伙是不是懊悔得快疯了”
“哈哈,他才当了一年的丞相啊!”
“连享受的机会都没有,哈哈,就倒台了!”
“唉,胡惟庸命薄,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权力。”
“哈哈……”
郑先生见李善长得意忘形,难得没劝阻。
在自己府里放纵一下又如何
再说也没说伤人的话,只是感慨前任丞相罢了。
胡惟庸虽与皇上交情深厚,那又怎样
这种重权怎能让外人掌控
丞相之位若仍在胡惟庸手中也就罢了。
如今落在主人这儿,哪有让步的道理
毕竟做臣子的,谁没有过梦呢
就在李善长兴奋不已痛饮时,隔了几条街的胡府內,胡惟庸也满脸喜悦。
“太好了,终於辞掉丞相之位!”
“为何要把翰林学士加在我身上”
“为何不能把我所有的官职都撤掉”
“罢了罢了,人生不如意十之,辞掉丞相已是大幸。”
“翰林学士就掛著吧,反正我养病在家,你能把我怎样”
胡义听自家主人低声抱怨,整个人都慌了。
主人难道脑袋出了问题
作为胡惟庸的心腹,他知道主人的伤並不严重。
或者更確切地说,当时看起来很严重,但恢復得非常好。
昨日尚且沉醉於温柔乡中,享受著欢愉,今日怎就病倒了
这种状况下还能做出这般事的人,岂会是真的病重
偏偏,胡惟庸就拿这个理由辞去了那显赫无比的丞相之职,毫无留恋地放弃了这份权力。
甚至,在主人恢復意识之后,他立刻下令关闭府门,对来访者一概不见,声称是为了休养。
这其中究竟藏著什么秘密
胡义反覆思索却始终理不清头绪,於是低声问道:“老爷,您真的捨得放下丞相的位置吗“
胡惟庸瞥了眼身旁的胡义,心中已然明了。
没错,只有他自己强大,府中的下人才能有所依靠。
他们都是依赖他的存在而存在的。
如今他辞去了丞相职位,这些人恐怕是最不適应的。
毕竟,他们缺乏后世人的见识与经验,也不曾拥有一个神秘的辅助系统,他们只是些渴望安稳生活的普通人罢了。
换作別人,胡惟庸或许连话都不会多说一句,说不定还会动粗。
但胡义不同,跟隨他多年,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