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日子更是过得飞快。
说是要给嫁衣增添纹样和缀上宝石,但虞令仪真正要绣的也不止嫁衣。
女子出嫁第二日要认亲,认亲之时新嫁娘也要奉上一些其他自己亲手所做的绣品,用来给夫家其他人的见面礼。
这见面礼也不能马虎。
先说宣宁公夫人。
从前她便赞过虞令仪的绣活好,虞令仪对于她的喜好也有几分了解,却并不是像了解她这位未来婆母一般地了解霍家的每一个人。
宣宁公府是高门大户,内里人员也不在少数。
譬如那三公子霍峥还是上学的年岁,虞令仪便可以给他做一些文房四宝的护套,做的精致些也挑不出差错。
至于其他人,好在也有霍诀来告诉她,其余二房三房的人并不与他们直接住在一处,而是在打通的西院,见面礼上也不必太过费心。
说起宣宁公府,大房这一脉实在荣耀,其余的人便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是仰仗着大房的鼻息度日。
霍诀便叫她身边的两个丫鬟拿了银钱去外头买些东西便能使得。
要做的东西骤然减轻,虞令仪自然也是松了口气。
就这样,时日过得飞快,冬日里天气寒冷,虞令仪更是鲜少出门。
眨眼就到了十二月十六,二人成亲的这一日。
所谓良辰吉日大抵也是有些玄学在的,这一日的天气出乎意料的晴好。
原先霍诀知晓虞令仪畏冷,便叮嘱了她的两个丫鬟多看顾着些,花轿里也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如今既然放了晴,霍诀也暗暗地松了口气,否则也是生怕她着凉。
虽然迎亲的吉时在下午,但按照习俗,虞令仪还是早早就被唤了起来。
她睡眼惺忪,秀眸朦胧,直到绞了面才算真正清醒了两分。
宣宁公府请来了京中最好的梳头娘子和喜娘。
眼下时辰尚早,喜娘要跟随着花轿一起,这会儿便只有梳头娘子早早地开始干起了活。
梳头娘子可不止会梳头,给新嫁娘做妆面也是一绝。
她握着手中精致梳篦,笑着夸赞道:“娘子有所不知,我在外头见过那么多新嫁娘,唯独您这真是得天独厚的好相貌!”
那鲜艳明亮的红绸,映着卧房内几人脸上的喜色。
是了,梳头娘子也不能光会梳头和妆面,也要会变着法的说一些吉祥话。
因着要上妆,上妆的流程又极为繁琐,所以虞令仪是先换了嫁衣才坐在这铜镜前头的。
当然了,以免弄花口脂,早膳她也提前用过。
毕竟这是洞房之前,一日之中唯一的一顿了。
所以两个丫鬟吩咐厨房给她多做了许多早膳,又怕她太过积食不好克化,瞧着她用得差不多了才撤了出去。
话又说回来,穿了嫁衣的虞令仪,的的确确叫人移不开半分目光。
眼下她端坐在铜镜前头,穿着鲜红如火、刺绣繁复的嫁衣,恍惚间有一种光艳流转、摄人心魄的妩媚流转了出来。
质感极佳的布料葳蕤垂地,裙摆又以金线所织的海棠纹样和珍珠点缀,似乎将世间的万般璀璨都集于了一身。
便是虞令仪自己瞧着都有几分陌生。
上次穿嫁衣嫁到陆家之时是个什么样子什么心情,于她而言竟有几分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她抿了抿红润的唇,弯弯一笑道:“赏。”
采芙便将一早准备好的金叶子拿了出来,梳头娘子见了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赞美的话更如一箩筐般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