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村民们,一开始都有些觉得难以置信。
毕竟对他们来说,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是很遥远的事情。
这年头,吃饭都是问题,哪里还有闲钱让自家孩子上学堂?
况且,上学堂的费用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支撑起了。
哪怕以曾德江的家底,都没有能让曾文读书识字,只是让人教了他半本书而已。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让自己饿孩子读书。
这世界上,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童没出息。
消息散播出去没多久,村子里面就炸开锅了。
“二哥竟然要教村里的孩童读书?二哥要开设学堂吗?”
“我记得老二也没读过什么书,他开创学堂靠谱吗?”
“你没见过,那不代表二哥没有学过,你还没见过二哥做饭呢,二哥做的卤肉和炸鸡,哪一个你不喜欢?”
“读书需要的银子肯定很多吧,像我们这种穷苦人家还是不要想了。”
“是啊,镇子上的先生教一个学生就要收费一两银子,哪是我们这种人能负担起的。”
叶尘虽然坐在家中,可依然听说了村民们说的这些话,他大手一挥,让人放出话去:“告诉大家,我开设的学堂都是免费的,只要是想要让孩子读书认字的,都可以去找姜先生报名。”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整个铁拐子村都沸腾了。
所有人都满村去找自家的孩童,生怕自家孩子去的晚了,学堂就不招了。
村子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老二真乃圣人。”
村里老一辈的村民们也都对叶尘竖起大拇指。
姜先生开设的学堂,就在村尾的庄稼地旁边。
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孩童们就席地而坐。
用木棍当笔,用地面当纸。
几乎所有八岁以下的孩童都来了,八岁以前的也来了不少,最大的都十四五岁了。
第一天开设学堂,就能来这么多人学习,也让姜森很是欣慰。
姜森手里拿着戒尺说道:“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来了我的学堂,那就要遵守学堂的规矩,丑话我说在前头,若是有人敢违背我制定的学规,那定然要受到惩罚。”
姜森扫了一眼那些孩童。
他一晃在铁拐子村也呆了个把月了,对这群孩童再了解不过了,一个个没规没矩,天天不是跑到这里闯祸,就是跑到那里喧哗。
所以有什么话,姜森也要先说在头里,如果忍受不了,就趁早退出。
那些孩童都还没表态,他们各自的家长就先嚷嚷了起来。
“姜先生,你尽管给这群小子们立规矩,该打打,该骂骂,他们要是敢还嘴一句,老子回家抽死他们。”一名在庄稼地劳作的老汉拍着胸脯说道。
他属于是老来得子,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孩子才五岁。
在大乾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对于很多男性来说,这辈子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娶一个婆娘,传宗接代。
因此他们对容貌和年龄都没有要求,只要能生孩子就够了。
有的人年轻时娶不上婆娘,只能到了晚年娶一个寡妇。
那些寡妇一辈子没有儿子,或者二女和丈夫都死了,无依无靠,一个人难以生存,便会找个人搭伙过日子。
这位老汉的情况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