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朱明易那样的大家族做后盾,人才不足的前提下,直接从家族抽调有才干的子弟,就可以安排到地方上。
亦或是选择和家族交好的人,也能充实地方。
偏偏,林丰既没有家族的助力,也没有交好的世交,一切只能靠自己。
在林丰思考的时候,士兵进来道:“将军,苏武求见。”
“快请!”
林丰吩咐一声。
苏武来了,就有了主持真定府的人,他也就轻松些。目前无法提拔苏武担任知府,可是苏武可以当隐形的真定知府。
不一会儿,苏武进入书房行礼道:“苏武,拜见主公。”
林丰摆手道:“不必多礼,快坐下说。”
苏武规规矩矩的坐下,眼中也有喜色,说道:“主公执掌真定府,军政大权于一体,可喜可贺。”
林丰摆手道:“区区一府之地而已,没什么值得欢喜的。真要庆祝,等我执掌北方都督府的时候。”
苏武很肯定的说道:“肯定有那一天,而且不会太远。”
林丰说道:“真定府衙人才匮乏,你接手后全权负责。只是现阶段人才不足,你可有什么办法?”
苏武略作思考,不疾不徐道:“主公,臣在永安县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永安县本身,在卑职卸任后,安排荀灿任职。”
“荀灿是荀侍郎家族的远亲,二十六岁,一直在荀家做事。此人有才华,我请他到县衙担任县丞,短短时间就适应了,能主持所有的政务。”
“我后来专门问过,荀灿曾经在荀侍郎的身边学习过,是有名师教导的。”
“我卸任,让荀灿接任了县令。”
苏武道:“有荀灿在,永安县的一切不会改变,只会继续推进下去。”
林丰点头道:“可以。”
苏武神态从容,继续道:“永安县有人负责,真定府方面,下官也调查过。”
“府城的萧家,是真定大族。”
“萧家祖上出过很多尚书,每位萧家人都两袖清风,一心为民,可谓满门清誉。”
“天下动荡,地方的大族兼并土地,吸纳流民隐瞒人口,萧家没有去做,反而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萧家这一代的家主萧正卿,曾担任御史中丞。”
“皇帝昏聩享乐,萧正卿上书劝谏,希望皇帝休养生息,让利于民,却被皇帝呵斥,说萧正卿目无君父,罢官去爵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苏武说道:“萧正卿回家闭门自守,一心教导家族子弟。在整个真定府,萧家的实力不强,名声却是一等一的。”
林丰眼前一亮。
人才啊!
碍于皇帝的命令,萧正卿无法出仕,可是从萧家抽调子弟做官,就可以迅速填补地方上的空缺。
林丰问道:“除了萧正卿,还有什么人?”
苏武继续道:“萧正卿的儿子萧何,睿智通达,据说很善于处理内务,而且长袖善舞。此人年近三十,一直赋闲在家。主公如果能收入麾下,就有了一个人才。”
林丰说道:“既如此,我亲自走一趟,会一会萧正卿父子,争取把萧何纳入麾下。我现在成了征北将军,正需要一个处理内务,打理后方的人。”
苏武点头道:“主公从善如流,必成大业。”
林丰和苏武一番长谈后,原本要先为苏武接风洗尘,苏武却拒绝,说真定府衙的事情太多,要立刻处理事情。
林丰也就不管苏武,带上几个亲兵,骑着赤兔马往萧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