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易也为林丰感到高兴,欢喜道:“大哥入京,咱们两人一起。到时候,你住在我家,顺便拜访家父。你我结拜兄弟,不见一见,实在说不过去。”
林丰点头道:“听你的,你熟悉京都。”
朱明易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说道:“大哥生擒北蛮的左贤王宇文虹,攻破拓跋部斩杀拓跋坚,更击破二十余北蛮部落。”
“这样的大功劳,陛下召见后肯定有大封赏。否则,不会大动干戈的传旨让你入京。”
“也不知道,会怎么提拔大哥,毕竟你是宣威将军执掌金云堡。如果往上到北方都督府,那就顶替赵临渊的官职了。”
朱明易心头,很为林丰感到高兴。
早些时候,朱明易就判断林丰绝非池中之物,是绝世豪杰。恰是如此,他主动和林丰结拜,如今果真是如此。
他的眼光,不比父亲差。
林丰笑着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一切看陛下的安排。”
朱明易道:“肯定有好封赏。”
苏武站在一旁,也由衷为林丰感到高兴,拱手道:“恭喜林将军。”
当着朱明易的面,他不能喊主公,否则泄露和林丰的关系。
林丰笑着点头,又勉励苏武接替县令后,要脚踏实地的做事,不要辜负了朱明易的一番苦心。
一番交谈,朱明易没有再谈不醉不归的事情,直接把县衙的事务交给苏武,和林丰联袂离开永安县,往真定府的府城去。
两人骑着马赶路,到了晚上才刚出永安县边境。晚上没到府城,找了一处荒废的破庙歇脚。
篝火燃烧,驱散了黑暗。
林丰和朱明易烤着火,吃着干粮喝着酒。
进入十月下旬,天气越来越冷,许多地方都已经下雪,赶路也越来越不容易。
喝点酒暖暖身子,人也舒服些。
大周近些年,寒冬时天灾不断,北方许多地方更是滴水成冰。
到了盛夏,或是水灾泛滥,亦或是干旱不断,还时有地震发生,根本不给百姓喘气儿的机会。
天灾人祸下,周朝愈发动荡。
朱明易吃饱喝足,感慨道:“大哥,其实我真的不想回京,就是家族安排,根本推不掉这些事儿。”
“我也明白官职越大,越能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在地方,更容易做点事情。这个乌烟瘴气的朝廷,真让人提不起什么心气儿回去。”
林丰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就就做好自己的事情。”
朱明易摇头道:“大哥境界高远,我却有些悲观。”
林丰眼中掠过一丝精光,问道:“悲观什么?”
朱明易道:“我总觉得,周朝怕是撑不下去了,已经有亡国迹象。现在的情况,和历朝历代的王朝末年太相似了。”
林丰心中一动。
他和朱明易结拜,两人是兄弟,林丰愿意帮助朱明易,朱明易也支持林丰。可是,林丰从未透露过真正的心迹,没说过要造反之类的。
造反是大事,事以密成,所以不能随意乱说。
现在朱明易起了这个头,林丰可以顺势引导,让朱明易对周朝进一步失望,同时安慰下朱明易,才能让朱明易未来站在他的一边。
林丰笑道:“要说亡国迹象,怕是不至于吧?”
朱明易一副严肃模样,说道:“初春干旱,盛夏水灾,寒冬冰雪大,更有地震等天灾,持续不断的天灾,让百姓的处境无比艰难。”
“今年初冬,皇帝又加税。”
“明明百姓都过不下去,许多人沦为流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现在,皇帝还在加税,还在大肆的修园子。”
“皇帝不做人,朝中奸佞横行,百姓怎么活?”
朱明易说道:“咱们一心效忠朝廷,可是,朝廷值得效忠吗?皇帝值得效忠吗?实在是让人气愤啊。”
林丰听得心中一喜。
皇帝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朱明易都失望。或者说天下无数的官员都失望,因为皇帝太暴虐无道。
林丰嘱咐道:“二弟,你我在乡野随便说,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到京城,可不能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