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行动的成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平安县地区激起了层层涟漪。
独立团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物资补充,更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
日军因指挥官高野拓村重伤被紧急送往太原救治。新任指挥官尚未到位,指挥系统出现短暂混乱。加上对独立团神出鬼没的战术心生忌惮,一时间收缩防线,大规模军事行动基本停止,连小股部队的骚扰也大幅减少。根据地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
赵大勇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大力巩固根据地建设。
军事上,他利用缴获的弹药,组织部队开展新一轮的军事训练,重点是步兵班排战术配合和射击精度。
李大牛的尖刀分队被作为样板,其训练方法和作战经验在全团推广,各连队都开始组建自己的“尖刀班”。
民兵的训练也更加系统化,配备了更多缴获的武器,战斗力稳步提升。
政治上,加强了对群众的组织和宣传。“星星田”的成功和攻打县城的胜利,让八路军的声望如日中天。
更多的青壮年踊跃参军,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更加活跃,负责后勤、救护、侦察等工作。
根据地内实行了更合理的粮食统筹和分配制度,确保军民基本生活,同时储备余粮以备不时之需。
经济上,努力打破封锁。除了战斗缴获,武工队还尝试通过秘密渠道,从敌占区购买少量的盐、布匹和金属。
根据地内也鼓励手工作坊生产一些日常必需品,如土布、火柴、农具等,虽然粗糙,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资匮乏。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根据地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
然而,赵大勇并没有被眼前的顺利冲昏头脑。他深知,日寇绝不会甘心失败,暂时的平静背后,必然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高野拓村的受伤,只会激怒冈村宁次,他一定会派来更厉害、更残酷的对手。
而且,上次行动中,日军能精准地设下黑风岭的埋伏圈,虽然被己方识破,但这也让赵大勇心中存有一丝疑虑。
敌人的情报来源是什么?是常规的侦察,还是……
这一丝疑虑,在不久后周锐送来的一份绝密情报中,得到了令人不安的印证。
“团长,这是我们安插在太原日军特高课内部的一位同志,冒死传出的消息。”
周锐的脸色异常凝重,“消息称,冈村宁次对平安县方向的屡次失利极为震怒,尤其对高野大佐重伤一事耿耿于怀。他已决定,派遣其麾下号称‘剃刀’的秋山慎一少佐,接任平安县日军指挥官。”
“秋山慎一?”赵大勇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此人不简单。”周锐解释道,“秋山慎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在德国留学深造,精通特种作战和心理战。
他曾在华北其他地区指挥过多次对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清剿,以手段狠辣、计谋刁钻着称,尤其擅长情报分析和渗透破坏,代号‘剃刀’,意指其行动如剃刀般精准冷酷,总能找到对手的弱点并予以致命一击。
他的到来,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指挥官,很可能还有一套全新的、更难以对付的战术。”
赵大勇的眉头深深皱起。“剃刀”秋山,这无疑是一个比高野拓村更危险的对手。
周锐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还有更重要的。情报提到,秋山慎一上任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激活并充分利用安插在我们内部的一枚深度潜伏的棋子,代号‘豚鱼’。”
“豚鱼?”赵大勇心中一震,想起了高野拓村曾经试图激活的这个代号。原来这个内奸真的存在,而且并未被清除!
“消息确认吗?”赵大勇沉声问道。
“来源非常可靠。但‘豚鱼’的具体身份,我们这位同志也无法得知,只知道级别可能不高,但潜伏极深,可能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只在关键时刻启用。”
周锐语气沉重,“秋山慎一拥有直接与‘鱼肠’联系的密电码和唤醒方式。”
团部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就隐藏在身边,像一条毒蛇,随时可能在自己最脆弱的时刻发动致命一击。上次黑风岭的埋伏,很可能就与“豚鱼”有关!
“必须把这个内奸挖出来!”李大牛一拳砸在桌子上,怒不可遏。
“挖,当然要挖。但绝不能打草惊蛇。”赵大勇冷静下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秋山慎一想用‘豚鱼’来对付我们,我们未尝不能利用‘豚鱼’,来一个将计就计!”
他来回踱了几步,停下脚步,命令道:“第一,此事严格保密,仅限于我们在座的几人知道,绝不能外传。”
“第二,周锐,你立刻组织最可靠的力量,成立一个秘密调查小组,对外宣称是整顿内部通信纪律,暗中对团部、各营连乃至地方政权中,所有有可能接触到作战计划、兵力调动等核心信息的人员,进行秘密排查。范围要广,但动作要轻,不能引起恐慌和‘豚鱼’的警觉。”
“第三,今后团部制定重要作战计划,可以采用真假结合、分层次知悉的策略。甚至可以故意制造一些‘假计划’,看看敌人会不会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