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自愿参军(2 / 2)

\"好,先收好。等新兵来了就有用了。\"

赵大勇环视一周,发现沈岳山正在角落里默默地擦拭桌椅。老人佝偻的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格外孤单。

赵大勇走过去:\"沈老哥,别忙活了,歇会儿吧。\"

沈岳山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赵连长,我不累。你们在前线打鬼子,我在后方干这点活算什么?\"

赵大勇心头一热,扶着老人坐下:\"老哥,你这是怎么啦?\"

\"唉,没啥!\"沈岳山摆摆手,用衣袖擦掉眼泪。

“是不是想家了?等过两天我送你回家一趟…”赵大勇轻拍着他的肩头轻声说道。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赵大勇快步走出去,只见寨门口聚集了十几个村民,领头的正是附近李家村的李老汉。

\"李大爷,您怎么来了?\"赵大勇迎上去。

李老汉拄着拐杖,有点颤颤巍巍:\"赵连长,听说你们回来了,乡亲们特意来看看。这些日子你们不在,小鬼子在附近可猖狂了。\"

赵大勇注意到村民们手里都提着东西,有粮食、蔬菜,还有几件棉衣。他连忙摆手:

\"乡亲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东西不能收。现在大家都困难,我们怎么能要你们的东西?\"

\"赵连长,您这话就见外了。\"李老汉激动地说,\"上次要不是你们独立连及时赶到,我们村就被鬼子烧光了。这点东西算什么?\"

\"是啊是啊!\"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

赵大勇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老百姓能拿出这些东西是多么不容易。

他深吸一口气:\"好,既然乡亲们这么热情,我们就收下了。不过,我们也不能白拿大家的东西。\"

他转身对宋亮说:\"组织战士们帮乡亲们干点活,看看谁家房子需要修,谁家地需要耕,咱们有力气就出力气。\"

接下来的几天,独立连的战士们分散到附近几个村庄,帮村民修缮房屋、治疗伤病。

赵大勇亲自带队去了最偏远的沈家洼,送沈岳山回家看看…那里还有几位军属家庭生活特别困难。

王家洼的老村长拉着赵大勇的手不放:\"赵连长,你们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我儿子在主力部队当兵,家里就剩我和儿媳妇带着两个孙子,要不是你们帮忙,这个冬天真不知道怎么过。\"

赵大勇帮老村长家修好了漏雨的屋顶,又给两个孩子检查了身体。他发现大孙子有些咳嗽,立刻让卫生员开了药。

\"老村长,您儿子在前线打鬼子,我们照顾您家是应该的。\"赵大勇认真地说,\"等打跑了小鬼子,您儿子就能回来了。\"老村长抹着眼泪连连点头。

就在独立连积极帮助村民的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悄然发生。

第三天早晨,赵大勇正在寨子里检查新兵训练情况,突然听到寨门外一阵喧哗。

\"连长!连长!\"哨兵急匆匆跑来报告,\"李家村的李老汉带着十几个年轻人来了,说是要参加咱们独立连!\"

赵大勇惊讶地放下手中的训练计划,快步走向寨门。果然,李老汉站在最前面,身后跟着十几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有男有女,个个神情坚定。

\"李大爷,这是......\"赵大勇疑惑地问。

李老汉激动地说:\"赵连长,这些后生都是自愿来参军的!你们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们也不能光看着。打鬼子,人人有责!\"

一个高个子青年站出来:\"赵连长,我叫张铁成,今年二十一,有力气!我要跟着你们打鬼子,为我爹报仇!\"

他眼中含泪,\"我爹去年被鬼子抓去修炮楼,活活累死了......\"

\"我叫王小兰,\"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也站出来,\"我虽然是个女子,但枪法不差。我娘被鬼子飞机炸死了,我要报仇!\"

赵大勇看着这些热血青年,心中既感动又沉重。他知道,战争是残酷的,这些年轻人一旦参军,就可能面临生死考验。但另一方面,抗战需要新鲜血液,需要更多像他们这样有血性的国人。

\"同志们,\"赵大勇郑重地说,\"参加八路军不是儿戏,要吃苦,可能要流血牺牲。你们想清楚了吗?\"

\"想清楚了!\"十几个声音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赵大勇点点头,\"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八路军独立连的新战士了。宋亮!\"

\"到!\"宋亮跑步过来。

\"安排新兵登记,然后带他们去领装备。\"赵大勇命令道,又转向李老汉,\"李大爷,谢谢您送来这么多好青年。您放心,我们会好好训练他们,也会尽力保护他们。\"

李老汉抹着眼泪:\"赵连长,交给你我放心。\"

接下来的日子,黑风寨热闹非凡。不仅李家村,周边几个村庄的年轻人也陆续来参军。独立连的人数很快从原来的不足两百人,增加到了三百多号人。

赵大勇亲自督导新兵训练。他结合自己穿越前的军事知识,改进了训练方法。白天训练射击、刺杀、战术配合,晚上则组织学习文化知识和政治教育。

\"记住,我们不是军阀部队,也不是土匪武装。\"赵大勇在新兵教育会上强调,\"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打仗是为了保护老百姓,为了把日本鬼子赶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