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宫宴一直持续到下午,众人才纷纷出宫。
不过忠勇公府、将军府和罗荣王府的人留了下来,还有一位编外人员蒋沫熙。
邵云安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的菜,自家人齐聚景幽宫。
君后这一天脸上的笑就没断过,实在是王行翼的那一举动太令他暖心了。
曾经,君后是抱着多活一天都是赚到的心情强撑着凤体,那时候的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有如此幸福的日子。
如今他与永明帝的感情依然如初,甚至更多了几分平和的甜蜜。
太子也聪明健康,燕国盛世在前,他只觉得曾经的苦难在这一切幸福面前都不算什么了。
席间,众人就再次说起了王行翼今天的抓周礼和他的孝心。
说实话,邵云安也是没想到这没心没肺的臭小子会主动把玉佩送给君后。
他严重怀疑是因为君后腰上的玉佩跟摆着的那个腰佩长得相似。
他儿子很可能以为那是叔公的腰佩,所以拿起来“还给”叔公。
当然,这个猜测他只会私下里跟王石井说,绝不会当众说出来冷场的。
这顿自家人的饭菜吃的当然比宫宴更温馨,不过玩了一天的三个小家伙吃到一半就都呼呼去了。
天色暗了下来,邵云安和王石井带着三个大孩子、大小金出宫回府,王行翼仍旧留在了宫中。
把王行翼给自己的那枚腰佩收好,君后把一个“璃龙佩”放在了王行翼的枕头下,并交代宫人:
“这枚玉佩日后郡王在宫里,都放在他的枕头下。”
“是。”
螭龙是“龙之子”,象征孩子是“真龙血脉”,通常只会用在皇子、宗室子弟的身上。
但君后却把这枚“璃龙佩”明晃晃地给了王行翼,就足见王行翼在君后心目中的地位,那绝对是仅次于太子殿下的。
而皇上就在一旁,也明显是默许了的。
帝后二人走出次间,永明帝这一天的心情也是十足的好。
他牵住君后的手说:“翼哥儿从小就孝顺,跟云安一样。”
君后嘴角带笑地说:“云安心正,教养出的孩子自然不会差到哪去,就是太子也被他养得很好。”
王行翼“给”永明帝的那根金杵,永明帝让广福给他放在了御书房的龙案上。
帝后坐下,永明帝道:“之前朕就想着云安这一胎来得正好,若是个儿子,可以陪着太子一起长大。
云安也争气,还偏偏就生了个儿子,太子与翼哥儿也确实是感情好。
两人虽说是叔侄,这感情却是亲兄弟一般。
当初你说把孩子养在宫里,也是因为那时候云安闹得厉害;现在朕倒是觉得有必要把翼哥儿养在宫里了。”
君后点点头,说:“养在宫里,日后翼哥儿长大了身份才能足够尊贵。”
君后的话没说完,永明帝听得明白。
他与君后势必还会生育皇子,身在皇家,很多事会身不由己。
太子的身边有一位地位格外尊贵的郡王,两人又是从小一起长大。
某些时候王行翼的这份独一无二的尊贵就是对
储君的地位绝对稳固,很多时候就意味着朝政的稳固。
永明帝这位父皇与太子之间相差了近30岁,等到太子弱冠他都50了。
父子两人的年龄差过大,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权力交接的平稳。
历史上许多帝王与太子之间的腥风血雨也未尝不是因为父子两人就相差了十几二十岁,太子等不得了。
永明帝与先帝之间的矛盾不是因为父子两人的年龄相差不大,纯粹是因为帝后之间的身份地位不对等。
永明帝早早就定下太师,就是告诉朝臣他日后会赋予太子怎样的权力。
所以对太子日后储君之位的稳固,他绝对不会比君后考虑得少,甚至只会更多。
邵云安不止一次感慨太子有多么幸福,他有一双感情深厚又真正爱他的“父母”。
太子只要健康长大,好好学习,听从父亲的安排掌握帝王之道就好了。
他不需要去担心长大后是否会惹来年迈父皇的猜忌,不担心会不会有兄弟与他争夺储君之位。
只要太子不长歪,他就能顺利继承这片江山。
国公府,上床歇着的邵云安跟王石井说他的猜测,王石井还是郁闷呢:“咱儿子的那个金杵本来是给我的。”
邵云安拍拍他:“天大地大皇帝最大,算啦算啦。”
王石井也挺无奈的:“翼哥儿回京后也没在府里住几日,在虎行关的时候我还能天天抱抱他。”
邵云安道:“我看千岁那意思就是想把翼哥儿养在宫里,不行我隔几天进宫把他带回来住两天。”
王石井:“翼哥儿回来,太子就要跟着过来。”
邵云安:“过来就过来呗,过来我给他做‘好吃’的。”
王石井:“那你去试试,我也想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