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还是要待在学校?”
她不想跟娘分开。
她是妈宝女!
段工哈哈大笑,知道何天是在耍宝,忍不住用手中卷成筒的图纸轻轻敲一下何天的脑袋。
“别闹了,哈城这么繁华,回去之后又要睡窝棚,露天吃饭,趁着还没回去,赶紧去城里逛逛,你们小年轻爱美爱俏,喜欢新东西,去看看有什么想买的,没钱跟老师说。”
何天一听,有点道理,跟老师挥挥手。
“得嘞,老师我有钱,您放心吧!”
作为家里三代唯一的孩子,不仅崔大夫在军垦卫生队有一份工资,会塞钱给她,崔大妮掌握家里财政大权,也生怕孩子出门在外饿着冷着,给足了生活费,另外还有何二奎,动不动小金库和私房钱就会被何天掏空。
这两年,哈城到处都是老莫风格的建筑。
老大哥不仅从军事,工业,基础建设上支援华夏,还在文化和经济上深深影响华夏。
光一个哈城,接受援助建起来的工厂,就有医药厂,机械厂,有色金属冶炼厂,肉联厂,医院,造纸厂,化肥厂,化工,发电,煤炭,焦化厂,方方面面。
有了这些工业单位,整个城市的工作岗位充足,有工作有收入的年轻人精神面貌饱满,城市经济繁荣昌盛,周围农村的老人家都挑着担子来城里卖东西,做生意。
年轻人受苏国文化影响,衣着时髦,色彩艳丽不说,还有烫卷发,穿皮靴的,整个城市,活力四射,魅力十足。
要不是惦记着老娘,爷爷,还有师傅,没有哪个年轻人不愿意留在这个国际大都市。
走到城市音乐广场,有人在吹长笛,还有街头钢琴,在激荡演奏,小孩儿穿着颜色奶呼呼的毛衣,被家长带到广场喂鸽子。
何天逛商店,给崔大妮买了擦手擦脸油,给自己买了一块手表,以后上班用得上,还给娘肚子里未出生的宝宝买了奶瓶奶粉。
估计就是在家猫冬没事的时候怀上的这个孩子,冬天吃的多,养得好,气血充足,女人也容易受孕,习惯了猫冬播种,到了秋天过生日的人就扎堆。
按照这样算,到何天毕业回家的时间算,怀了也有六七个月,小孩儿用的东西也该准备了。
买了东西考完试,拿了毕业证书工程师证书从业资格证杂七杂八的东西,打包行李,何天等着段工跟她一起走。
“这么多行李?”
何天嘿嘿一笑。
“这不是知道您跟我一路,这才没有邮寄到军区吗?邮费又不便宜,省下来咱们一路上还能买点肉吃。”
段工也不点破徒弟那点小心思,拎着何天的大包就往外走。
一路颠簸自不必说,好在这个季节,有回驻地的后勤采购车可以搭乘。
放下暂时用不上的东西,何天就跟着段工,搭乘军垦队的车,前往一线。
去年开始建窑厂烧砖,今年开始盖房子。
等何天跟段工来的时候,机械厂已经有了雏形,起码房子是有了。
也是到了机械厂,何天才知道,亲爹何二奎,被任命为机械厂厂长。
听崔大妮的意思,原本上头属意沈副团长,但是沈副团长的媳妇在去年开荒的时候压根没露面,直接带着孩子回城里娘家去了,沈副团长动不动两头跑,该做的敷衍了事,加上何二奎去年秘密执行两次任务,被提拔之后,主动要求建设北大荒,这才有了这次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