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周岁宴,刘春玉(1 / 2)

枝枝生于九月初一,霜降后,重阳节前,出生时刚好辰时。

许云苓听禾双说过,京都那日的天气很好,天高云淡,花窗下的紫菀开得热闹,一派好风光。

周岁宴这日,秋光一如去年,她降生之日时那般明澈。

那日的定远侯府门前,车马云集,京都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足可见许云苓这些时日经营的好人缘。

这是定远侯府开府以来第一次办宴,从府门至内院,处处井然有序,仆从们步履轻快,面带微笑,引客、奉茶、呈礼,各个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无一丝忙乱之象,一言一行都透出规矩二字。

这般周全,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夫人都忍不住夸了夸,直说这定远侯夫妇这样的出身,竟能把周岁宴办成这样,还是头回操办,也是难得。

前院由李松青坐镇,一众武将勋爵的谈笑声爽朗开阔,后院则由许云苓主持,她从容周旋于诸位夫人之间,在热络的氛围里,不动声色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把所有宾客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足可见其能力。

席面上的珍馐,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每道都精致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一问才得知所有佳肴,都是这位勇毅夫人精心安排的,食材全都取自广陵城,又结合酉阳边关的风味,和京都特色做出来的美味,别出心裁又体现出她的独特品味来。

见多识广的贵妇们,被这巧思惊得颔首不已,纷纷赞叹这许氏,是个能掌家理事的一把好手,定远侯有福了。

诸位夫人珠环翠绕,言笑晏晏,各府送来的贺礼堆满了院子,其中不乏稀罕的各种金雕玉锁。

端阳长公主和永宁郡主,更是分别派人送了份重礼,那木盒一看便知用料考究,规制不凡,惹得在场之人纷纷侧目赞叹,足可见侯府如今在京都的人情往来。

齐老夫人一来,就同姑奶奶一见如故,两个老人家手把手拉着,互相说着老家的事儿,她还拉着月姐的手说了好几声“好”字。

永宁侯夫人马氏,则拉着许云苓的手,笑着打趣儿枝枝的眉眼像极了爹娘。

荷花一大早就来了,一来就帮着许云苓打理琐事,只不过忙碌间,眉宇总带几分愁意,许云苓一问才得知,她的婆母不日将要来京。

“无妨!来就来吧,我少搭理她就成了。”

怕许云苓担心,荷花强颜欢笑说了一句。

许云苓原本还想着多问几句,但眼下也不是好时候,便拍了拍她,想着日后再慢慢问也不迟。

被乳母抱着的小寿星,今日穿着一身喜气的红袍子,戴着荷花给她做的虎头帽,颈上是一整套新打的长命锁。

黑葡萄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满堂宾客,小机灵的模样真真惹人疼爱,一点都不怯场。

苏轻云刚查出喜脉,要养胎,人虽没来,却早早让人送来了份厚礼,光是那对足金的玲珑镯就价值不菲。

刘春玉也让人送了份礼,派来的嬷嬷是个面生的,她倒是带来了个好消息,说是这位二奶奶身子已经好多了,还把春玉亲手做的几套小衣裳给拿了出来,手感极软,针脚也细密。

这段时日,因着一直见不到刘春玉,许云苓差点就控制不住自己,好几次打算强行探望。

好在苏轻云动用自己的人脉,打听出了点事,叫她先不要着急,等她缓过这阵了,再带着她去找王家理论理论。

她也明白,此事若强行插手,反而会被授人以柄,说她的手伸得未免太长了些,毕竟这是别人家的家事。

好在她之前就已经修书一封,想来刘婶的回信应该也快到了,到时候拿着书信前去,晾这王家也没理由再拦着不给见人。

让人把东西好生收好,许云苓调理好情绪,继续待客。

宴尾,按着习俗弄了抓周仪式。